Key Visual

主題3 飲食與營養

為何青少年要認識飲食與營養?

青春期會是青少年體格發育的關鍵時期,均衡的飲食能夠提供足夠的營養令他們保持活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但青少年未必清楚適切的進食份量,他們亦較容易忽略早餐的重要性和飲食不節制。以上種種原因會令青少年有機會缺乏某些營養,而長期的營養不足,嚴重的甚至影響成長和發育。因此,讓青少年認識食物中各種營養和了解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

 

主要概念

  1. 讓青少年認識食物中各種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而適當的飲食是維持生命與生長發育所必需的。
  2. 讓青少年了解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條件,應依循飲食金字塔作為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偏食、定時定量及吃早餐等。此外,青少年需要懂得小心選擇、處理及保存食物,以避免食物傳染病及食物中毒。
  3. 透過認識不同烹調方法及食物標籤,讓青少年有能力在不同情況下辨識食物的營養價值,有助他們健康地選擇食物,或選擇較健康的食品,而此乃健康的秘訣。
  4. 讓青少年明白飲食與健康有密切的關係。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過多糖、鹽及脂肪,蔬果及膳食纖維不足等)會引起不同的身體毛病;熱量的控制及定期的運動是人們維持理想體重的最佳方法;健康飲食有助建立健康及正面的自我形象,青少年不必盲目崇尚潮流或「纖瘦就是美」的概念。
  5. 教師可透過一些特別的活動(如種植農作物、參觀農舍、健康美食烹飪比賽等)和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如學校附近的餐廳餐牌、學校小食部的食品、自動販賣機供應的飲料等),幫助學生認識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及掌握如何在不同情況下健康的選擇食物或食品,亦可為學生提供一些飲食的小貼士(如偶爾吃過量不必内疚,可在未來幾天食得較為清淡,重塑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必聚焦失敗的經驗,只要方法正確便有望達到均衡飲食等)。

 

關鍵字

#均衡飲食   #進食量   #營養素   #早餐

 

已註冊用戶可下載

►主題3全文(PDF)

 

返回

►指南綜覽    ►健康教育內涵    ►健康教育實務    ►使用細則
     

 

 

香港中文大學 © 2025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