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鼓勵青少年學習急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需要進行急救。接受過急救訓練的兒童和青少年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有更好的預備和應對能力,能夠立即為傷病者提供適當的援助,在緊急狀況擔任重要角色。在香港,每年多宗心臟驟停病例並非在醫院發生。此時,如果身旁的人懂得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和施行心肺復甦術,便能在醫護人員到場前為心臟驟停者施救,提高病者的存活率。多個國家已經將急救和心肺復甦訓練納入學校的必修課程,香港也應該投放更多資源為青少年提供急救教育。
主要概念
- 讓青少年認識基本急救常識和態度,包括:確知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及早向成人和999報案中心求援;確知在緊急情況下先確保施救者自身安全,再保護傷病者和旁觀者安全;知道在施救時儘量先做好預防感染措施;知道如何安慰傷病者;懂得檢查傷患者是否失去知覺和沒有呼吸;知道在甚麼情況下要將傷病者維持穩定的復原臥式姿勢並等待救援;能隨時以急救知識和能力去幫助別人等。
- 讓青少年認識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知道正確使用AED是安全的,它能自動偵測患者的心律,並不會在沒有需要的情況下執行電撃;亦使青少年懂得辨認其標誌,知道在甚麼情況下需要取用AED,並懂得將AED的電極片貼在患者身上的正確位置。
- 透過與機構合作和專業的訓練,讓青少年掌握向人體模型施行心肺復甦的技巧。
- 讓青少年對鯁喉有所認識及懂得正確處理。懂得辨別輕度和嚴重鯁喉的表徵,如患者清醒並能咳嗽,須鼓勵其用力將阻塞物咳出來;如無法咳出並已造成氣道嚴重阻塞,要用推腹法幫助患者將異物咳出。
- 讓青少年對傷口和流血有所認識及懂得正確處理。要知道在有清水和傷口用的消毒藥水的情況下如何正確處理傷口,並掌握使用敷料、繃帶包紥及止血(包括流鼻血和其他身體部位流血)的方法。此外,還要讓青少年知道在未能止血和大量失血的情況下須到急症室求醫。
- 讓青少年對肌肉、骨骼和關節損傷有所認識及懂得正確處理。要知道常見的肌肉骨骼系統損傷類型,包括扭傷、脫位、撕裂/斷裂;不應移動非常疼痛的傷處,避免潛在的骨折和脫位情況惡化;並知道這些損傷的處理方法。
- 讓青少年對中暑有所認識及懂得正確處理。
- 讓青少年認識急救箱及學校醫療室中的基本設備及各用品的用途,如有興趣,可進一步認識其他緊急情況下的急救技巧。
關鍵字
#心肺復甦術 #AED #急救訓練 #危機應變
已註冊用戶可下載
►主題11全文(PDF)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