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Visual

主題9 疾病預防

為何要教導青少年預防疾病?

有許多致命的疾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若果青少年能夠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早改善相關行為因素,可延遲或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建議青少年先從傳染病的傳播,免疫系統,常見的慢性非傳染病和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先有基本認識後,再探討其影響,讓他們認識預防疾病的方法和原則,並反思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

 

主要概念

  1. 讓青少年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有基本認識,並明白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對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實踐各樣個人衞生習慣。
  2. 讓青少年對免疫系統有基本的認識,明白如何維護免疫系統健康,包括疫苗接種。
  3. 讓青少年對常見的慢性非傳染病有基本的認識,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並探討肥胖及超重對健康的影響。讓青少年明白可通過謝絕煙酒、均衡飲食、恆常運動、體重控制、血壓控制等來預防常見的慢性非傳染病。
  4. 讓青少年認識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例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鼻敏感)、異位性皮炎(濕疹)等,知道患者受致敏原或誘發因素的影響會產生不良反應,情況因人而異。
  5. 讓青少年反思「預防勝於治療」的道理,要知道醫生在診斷病症和預防性(preventive)健康服務的角色,明白目前已有各種技術幫助醫護人員診斷病患的成因和評估病情,亦有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以幫助病人過正常的生活。
  6. 疾病對於健康的青少年看似離得很遠,青少年未必完全體會預防疾病及維持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教師可通過不同途徑(如影片、電影、訪談、探訪等),使學生對於疾病有更深認識,並對這些疾病帶來的影響有更強印象。或以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對預防疾病課題產生興趣。

 

關鍵字

#健康檢查   #接種疫苗   #傳播途徑   #慢性病

 

已註冊用戶可下載

►主題9全文(PDF)

 

返回

►指南綜覽    ►健康教育內涵    ►健康教育實務    ►使用細則
     

 

香港中文大學 © 2025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