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與青少年探討健康消費與財富管理?
與消費行爲相關的概念,在生活中幾乎每日都會接觸和應用的到,但青少年的消費經驗不深,未必能夠理的作出消費決策。青少年需要知道廣告和銷售策略對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亦要明白物質的多寡和價錢的高低不是用來衡量自己和朋友關係的工具。青少年應該習慣在消費前考慮自身的需要、成本等因素,培養理性消費的習慣。另外,現今科技發達,使用智能卡和電子貨幣消費變得普及,然而這種新的消費模式容易令人過度消費。教師可透過進行消費者教育,幫助青少年建立理性的用錢的原則,提升財務素養,增強他們作出財務決定的信心。
主要概念
- 讓學生從生活中不同的消費處境探討金錢和消費的意義,並留意商戶為其商品和服務所訂立的價格、折扣,以及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資訊,在消費時作參考之用。
- 讓學生通過資料搜集和討論,分析常見的商業廣告和銷售手法,意識到不同的推廣策略的目的在於刺激人消費的欲望,促進消費。
- 通過討論讓學生意識到朋輩對消費行為和消費態度的影響,減少與人攀比或炫耀財富的心態。
- 讓學生探討在生活中不同的消費處境中如何作理智的抉擇,先是考慮自身的需要,繼而考慮成本和自身的負擔能力,又有否替代品或更好選擇,最後按個人偏好選擇喜歡的商品;商品的金額越大,在消費前要考慮得越仔細。
- 讓學生通過實踐,將所學的用錢原則應用到生活之中,例如預算和記帳習慣、購物冷靜期、檢視和保留單據;通過討論和練習,預先訂立保障自己的用錢界線,並思考消費在娛樂方面的意義和界線。
- 讓學生從選購運動用品和包裝食品(或其他情形),探討在實踐健康生活時有需要作出消費上的抉擇;讓學生初步認識本港法律對保健食品和醫藥廣告的規管,學習從可靠的來源接觸健康資訊。
- 讓學生從比較傳統與當代的購物和支付模式,明白數碼科技的應用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從而探討青少年如何建立妥善管理金錢的能力和信心,又如何在這消費至上的潮流中自在生活而不迷失。
關鍵字
#銷售策略 #消費模式 #消費原則 #財務素養
已註冊用戶可下載
►主題16全文(PDF)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