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Visual

家長餵養方式與幼兒肥胖風險

日期:2018年5月28日     撰文:註冊營養師張嘉文

幼兒的飲食主要依賴照顧者的供應及餵養,因此家長餵養孩子的方式對培養幼兒的飲食習慣有一定影響。早於1997年,有研究比較體重過重和正常母親的餵養方式發現,體重過重的母親在餵養子女時傾向給予較少的限制,增加子女進食過量的風險。臨床上的觀察指出有四個餵養類型與子女出現過重和肥胖相關,當中包括:

餵養類型

特點

行為主導式餵養

以食物對孩子的行為作獎勵或懲罰

情緒主導式餵養

以食物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作安慰

鼓勵式餵養

透過鼓勵促使孩子進食不同的食物

家長主導式餵養

由家長決定孩子進食的種類及份量

 

行為主導及情緒主導式餵養較容易令孩子將飲食與飢餓以外的因素掛勾,增加孩子進食過於生理所需的風險。而鼓勵式餵養的出現有可能源於家長渴望看見孩子進食更多或認為較重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心態。至於家長主導式餵養表示家長會對孩子的飲食給予適度約束,有助減低孩子出現肥胖的風險。

本中心一項幼兒營養與成長追蹤研究(SING計劃#)於2016至2017年便曾透過問卷向1788名參與計劃的家長收集相關資料,並計算出他們在該四個餵養類型的分數。各個類型以5分為滿分,分數越高反映照顧者在餵養時表現該類型的特質越為突出。以下嘗試將這次調查的結果與2014年荷蘭一項同類型的研究*進行比較:

餵養類型

SING計劃
(1788人)

荷蘭Kindermonitor調查
(5844人)

行為主導式餵養

2.8 ± 0.7

1.8 ± 0.7

情緒主導式餵養

2.4 ± 0.7

1.4 ± 0.5

鼓勵式餵養

3.8 ± 0.6

4.0 ± 0.5

家長主導式餵養

3.9 ± 0.5

4.3 ± 0.4

 

香港家長在各餵養類型的分數與荷蘭家長趨勢上相約,以家長主導式餵養的分數最高,其次為鼓勵式餵養、行為主導式餵養和情緒主導式餵養,但香港家長在行為主導式餵養和情緒主導式餵養的所得分數較荷蘭家長明顯地高,反映香港家長傾向較多以食物作獎勵、懲罰或安撫孩子的情緒。由於幼兒尚未有分辨食物健康與否的能力,因此我們建議照顧者應盡可能避免將食物與子女的獎懲掛鉤。日常的飲食中可按孩子的口味提供健康的選擇,並讓孩子自行按飢餓程度選擇其進食份量。

 

# SING計劃獲得惠氏營養品(香港)的資助並由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獨立地推行。

* Inhulsen, M.-B. M., Mérelle, S. Y., & Renders, C. M. (2017). Parental feeding styles, young children’s fruit, vegetable, water an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ternal education and ethnic background. Public Health Nutr, 20(12), 2124-2133.

 

返回  分享文

香港中文大學 © 2024 版權所有